我在2017年9月加入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 。
在这之前,我是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本科毕业,
在俄亥俄州立大学天文系攻读博士学位,
曾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宇宙学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也是俄亥俄州立大学宇宙学和天文粒子学中心的一名长期研究员。
如果你对我的履历有兴趣,请查阅我的英文CV。
我的研究团组正在招募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研究人员。如果你是:
1)对天体物理和宇宙学感兴趣的本科生,并希望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或者是
2)即将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并对本人研究方向和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职位有兴趣,
欢迎和我邮件联系。
我对当代天文学的多个前沿领域都有广泛的兴趣,其中包括宇宙学(宇宙中大尺度结构的形成,宇宙的加速膨胀与暗能量,弱引力透镜效应),
星系形成(星系形成的数值模拟,星系团动力学,暗晕模型),以及类星体的光变(超大质量黑洞,反响映射技术)。
宇宙学和星系形成这两个领域的研究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并且都依赖于国际上的大型星系巡天计划来提供观测数据。在宇宙学中,因为我们无法直接观测到在宇宙中占据能量主导的暗物质和暗能量,
巡天观测到的数以千万计的星系成为了标记暗物质分布和暗能量演化的最重要记号;相反,在星系形成领域,每个星系本身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而宇宙中的大尺度结构则提供了星系形成的背景环境。
当前国际上最重要的第四代(Stage IV)光谱巡天计划包括:“暗能量光谱巡天计划”(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 DESI;美国主导)和
“主焦距光谱仪计划”(Prime Focus Spectrograph; PFS;日本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主导)。
上海交通大学同时加入了这两个旗舰项目,所以在宇宙学和星系形成领域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目前是上海交通大学在DESI的科学家代表,在进入上海交通大学之前就已经广泛参与了DESI的研发计划。DESI目前正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中,大约在2019年中旬开始正式观测,
所以未来的这五年将是DESI科学产出的黄金时期。我的研究团队将会在宇宙学和星系形成方向的积极参与DESI,并将领导“亮星系巡天项目”(Bright Galaxy Survey; BGS)和
“小尺度成团、交叉相关、和星系团”(Clustering, Cross-correlation, and Clusters; C3)工作小组内的诸多研究项目。
这其中包括:利用对星系团的动力学和弱引力透镜的研究来区分暗能量和修正引力理论,通过结合星系的成团特征和星系-星系引力透镜效应来揭示暗物质分布对星系形成的影响,
以及运行宇宙学流体动力学的数值模拟来重现星系形成背后的物理过程。另外,PFS的观测也将在未来五年内提供大量数据。它和DESI各有千秋,虽然目标观测的红移区间不一样,
但是我们开发的研究方法和模型将能够被同时应用到两者的数据中。
我的研究方向也包括类星体内的超大质量黑洞,尤其是如何通过对黑洞吸积盘和宽线区发射线云的光变来揭示黑洞的吸积盘物理,测量黑洞质量,以及研究宽线区云的动力学模型。
因为黑洞吸积盘和宽线区的物理尺度很小,即便是最大的望远镜也无法分辨它们的结构特征,所以光变曲线是当前唯一能够直接洞悉类星体内部的观测手段。
我的研究将着力于建立更精确的随机统计模型来解释类星体光变曲线,包括继续拓展我之前开发的JAVELIN方法来测量黑洞质量,以及建立宽线区发射线云的动力学模型。
在观测数据方面,我是斯隆巡天的反响映射(Reverberation Mapping)项目的参与者,也同时是哈勃太空望远镜AGN-STORM的成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