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22 November 2024
Tags:

There 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2023年7月2日晚,第十二期光启论坛在理科楼5号楼300会议室举行。本期特邀主讲人是知名天文摄影师张敬宜,她用丰富多姿的阅历,精彩纷呈的图文和影像记录,跟大家分享了她的追“星”之旅。 

      作为一名典型的95后,张敬宜是能上天下海的六边形战士。已经遍历29个国家的她,身兼数职--天文摄影师,火箭摄影师,水下、野生动物摄影师,美人鱼教练…从珠宝设计师到天文从业者,我们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无限可能性。

       张敬宜与天文结缘于2008年的一次日食,从此开始了她的天文摄影之路。她的作品曾多次登上NASA每日天文一图,从西澳的银河,北欧的极光,到内蒙古的流星雨,她的每张星空照片都给人带来无限惊喜与震撼。而这些绚丽的照片背后,更是饱含她和团队克服重重困难的付出。

       作为一名“火箭少女”,张敬宜也在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记录中国航天每一次不可复制的火箭发射现场,用手中的镜头讲述中国航天的故事。身为一名航天家属,从最开始对家人工作的不解,到现在无条件的支持,张敬宜感叹,每一次发射背后的故事都让人感动:“哪怕在最贫穷的年代,中国人也从未停止追逐飞天的梦想……无数航天人为了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地付出,是他们的勤奋执着、一丝不苟、勇敢奉献才让我们看到中国航天最辉煌的样子。” 

 

There 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2023年6月30日晚,第十一期光启论坛在理科楼5号楼508会议室举行。本期主讲人是天文系博士生樊仕达,他探讨了一个大众经常好奇的问题--常见的天文图像是否是真实的?

       讲座以哈勃望远镜与詹姆斯•韦伯望远镜的知名星云图像为切入点,详细介绍了人眼与CCD/CMOS相机的感光原理与特性:人眼只能看到可见光、难以感知暗弱目标的颜色、人眼对亮度的感知接近于对数关系;而相机为线性感光,可以累计曝光,但存在噪点,在天文观测时还需要添加特定的滤镜。最后,讲座通过几张天文图像的例子介绍了如何通过多个通道的黑白图像合成出一张彩色的图像。并借此探讨了天文图像的“真实性”--仅靠图像不足以绝对“真实”地反映天体的信息,完全符合光谱色合成的图像不一定美观,而适合大众的科学传播需要漂亮的图像。所以天文图像存在一个“相对真实”与“便于科学传播”上的权衡。

There 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2023年6月16日晚,第十期光启论坛在理科楼5号楼502会议室举行。本期主讲人是天文系本科生李鸿达同学,他用生动的比喻、绚丽的图片,形象地向公众揭秘了我们的银河系。

       苏轼有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如何全方位地了解我们身处的银河系呢?借助不同波段的望远镜,我们可以在光学、红外、射电、X射线等波段进行观测,清楚地绘制出银河系的全貌。在过去的100多亿年间,银河系集成了上千亿颗恒星,它的基本结构包括银河中心的核球、银晕和银盘。关于银河系旋臂的结构及形成,一直是天文学家研究的重点。为了方便大家理解,李鸿达同学采用跳绳来模拟旋臂的缠绕,直观地解释了旋臂不是由一组特定恒星所组成的,里面的恒星也不都按照旋臂的旋转速度而旋转,银河系最终也不会缠成麻花。旋臂其实只反应恒星和气体某一个特殊时间段的状态,恒星是一批批地流过旋臂的。

 

There 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2023年6月2日晚,第九期光启论坛在理科楼5号楼8层平台举行。本次主讲人是天文系博士生李明正同学,他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动画,向大家勾画了恒星生命的绚丽终章---超新星。

       李明正同学以最近在M101风车星系中爆发并引发广泛瞩目的超新星SN 2023ixf切入,介绍了超新星这一恒星世界中最剧烈的物理过程的物理机制及其对人类的影响。当大质量恒星走向生命尽头时,其核心区会充满无法继续进行稳定聚变的铁元素,这会导致核心失去压力,发生塌缩。恒星核区外层物质落到内层致密核反弹后形成的激波和俘获在核区的中微子会加热外层物质,使恒星迅速发生连锁核反应,释放出堪比整个星系的光。报告随后介绍了超新星遗迹,即超新星爆炸后向宇宙中抛射的物质形成的星云,并展示了一些著名的超新星遗迹的图片。最后介绍了地球上很多重元素的源头正是超新星爆炸时发生的核反应产物,这也说明了天文学对于我们的意义——“探索宇宙的过程也是发现自我之旅”(卡尔·萨根)。

 

There is no translation available.

        2023年5月26日晚,第八期光启论坛在理科楼5号楼8层平台举行。本次主讲人是李政道研究所博士生黄惊涛同学,他以全新的视角,为大家揭秘了我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的建设历程。

       什么是中微子?除了利用光学望远镜,我们还有哪些方法去进行天文观测?黄惊涛从中微子的概念出发,向公众介绍了这一粒子物理与天文学的前沿交叉领域。中微子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基本粒子之一,它具有不带电、反应截面小的特殊性质,因而可以不被宇宙复杂环境所干扰。通过观测中微子与探测介质散射产生的次级带电粒子发出的切伦科夫辐射,就可以重建中微子的能谱、动量和方向信息,旨在探索宇宙的起源、结构和演化,解开宇宙线、暗物质、超新星等诸多未解之谜。最后,他向公众介绍了由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牵头的“海铃计划”项目,该项目旨在建造中国首个深海中微子望远镜,在南海水下3000米以下的位置布置30立方公里规模的探测器阵列。这将是一个具有国际领先水平和原创性的大科学装置,将推动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地球物理、海洋地理、海洋生物等前沿交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