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Tags:

      2024年3月9-10日,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主办的高红移星系结构形成与演化会议在上海临港顺利举行,来自国内6个单位的30余名学者及学生参加了会议。

 

      作为此次会议的开场报告,北京大学的何子山教授以“Some fun things about galaxies and AGNs I have learned from JWST”为题,对高红移星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何子山教授提到,高红移处恒星形成率约为30%,比近邻星系的恒星形成率高出10倍。这种高效率的恒星形成是实现有效超新星反馈的关键因素,导致了强大的星系尺度外流,比类星体反馈更为显著。这对金属的输送和银河系内以及宇宙间介质的增丰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JWST让我们看到哈勃序列形成初期的宇宙。在早期宇宙,高红移盘星系比例惊人地高。JWST近年来的惊人发现带来了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怎样定量测量高红移星系盘?怎样与近邻星系盘对比?在报告的最后,他讨论了一种被称为Little Red Dot的特殊高红移天体。它们极度紧凑,呈点状,尺寸不大于50 pc,通常没有任何宿主星系的迹象。其特殊的V形光谱能量分布说明它很可能是一个裸露的AGN,也表明大质量黑洞可能由气体在早期直接塌缩形成。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兆聿教授向与会者汇报了CSST白皮书的星系结构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概述了未来CSST巡天关于星系结构研究方面的主要科学目标。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鑫研究员做了题为“Dissecting the Baryon Cycle and ISM Properties with JWST NIRISS and NIRSpec Spectroscopy”的报告,深入探讨了JWST对高红移星系的ISM(星际介质)的研究进展。上海天文台的Hassen Yesuf研究员做了题为“Exploring the Interplay of Structure, Metallicity, and Gas Content in Nearby Galax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igh-z Studies”的报告,介绍了其对近邻星系的结构、金属丰度和气体含量的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此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上海天文台、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也分别介绍了其在高红移星系结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AGN、星系环境、结构参数测量等多个方面。通过这次研讨会,与会者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各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载人航天项目、阳阳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以及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星苗”

天文前沿创新教育论坛

Innovative Education Forum on the Frontiers of Astronomy

 

    天文学在近六年内共获得过三次诺贝尔物理学奖。它既是最古老的科学,也是最活跃的前沿领域之一,更是科普教育中最受大众欢迎的排头兵。近年来国内天文教育高速发展,越来越多中小学把天文作为学校特色,学生选择天文学作为未来专业方向。对于未来有志于从事天文学专业学习的“星苗”学生,学校通识类课程、兴趣活动以及天文馆的普及类活动无法完全满足日渐增长的学生需求,教师对于学生天文的指导也需要更多资源支持。

    目前国家非常重视天文学的学科建设,各种大设备和基础设施,如中国天眼、中国空间站、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等方兴未艾,需要大量的研究后备力量。作为国内天文研究与普及教育的主力军,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联合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搭建高校天文优势学科资源与基础教育的沟通桥梁,打造中学天文创新教育资源的分享平台,探讨前沿天体物理与优质人才输送的融合,帮助中学师生了解天文学前沿领域发展、并为天文指导教师提供交流渠道,吸引更多青少年接触天文、了解天文,投身天文事业。

 

 

会议时间: 2024年1月18日-1月19日(其中1月18日上午注册)

会场地址:上海交通大学 (闵行校区)理科楼5号楼300会议室

参访调研:上海天文馆 (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380号)

参会对象:长三角、珠三角及全国其他省市知名中学校长、教师及“星苗”学生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文馆(上海科技馆分馆)

承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光启天文台

协办单位:上海市天文学会

鸣      谢:碧云科普基金

 

        在标准冷暗物质宇宙学模型中,小质量星系率先形成,之后在引力的作用下,小质量星系逐渐并合形成大质量星系。然而有一类特殊的星系“不走寻常路”,沿着由大到小的轨迹演化。

图1:通常,小星系通过并合过程演化为大星系;超致密矮星系相反,大星系经过瓦解过程演化为小星系。

图源:Wang et al. 2023, Nature, 623, 296.

        这一特殊星系叫做超致密矮星系(ultra-compact dwarf galaxy, UCD),于2000年前后被人们首次发现,其性质介于星团与星系之间。自发现至今,超致密矮星系的起源一直存在争议,一方认为它是大质量球状星团,另一方则认为它起源于星系。近期,一个由全球近20个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组成的国际团队,使用多台大型望远镜的观测数据,首次发现了从有核矮星系(nucleated dwarf galaxy)到超致密矮星系的完整演化序列,证实了星系可以沿着由大到小的轨迹演化,揭示了困扰科学家许久的超致密矮星系起源之谜。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Nature)上发表。此外,《自然》同步发布了一篇News and Views文章,对该成果进行了推介。

        顾名思义,超致密星系是极端致密的恒星系统,是近域宇宙中最致密的星系。此外,宇宙中还存在一类极端松散的恒星系统--超弥散星系(ultra-diffuse galaxy, UDG),它们是宇宙中最弥散的星系。这些具有极端性质的星系对现有的星系形成和演化理论提出了挑战,相关研究对于完善星系形成和演化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团队发现,某些超弥散星系和超致密矮星系可能是同源的,都是由矮星系演化而来,这使得宇宙中最弥散的星系和最致密的星系紧密结合了起来。

        论文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天文学系、科维理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所的博士研究生王凯翔表示:“我们首次观测到了超致密矮星系形成的各个阶段,就像时间切片一样,刻画了从有核矮星系到超致密矮星系(甚至星团)的变身过程。” 在并合瓦解过程中,矮星系中的暗物质晕率先被剥离,星系的恒星分布愈加弥散。之后,星系的恒星开始被剥离,恒星晕越来越小,逐渐消失,残留下来的星系核成为超致密矮星系。该研究进一步完善了有核矮星系到超致密矮星系的演化轨迹:有核矮星系→有核超弥散星系→强核矮星系→有暗弱恒星晕的超致密矮星系→超致密矮星系,整个过程持续约20-30亿年。

 

图2:从有核矮星系到超致密矮星系的演化序列,整个过程持续时间约20-30亿年。

制图:王凯翔;背景图源:NASA/R. Gendler。

 

        近年来,使用下一代室女星系团巡天(NGVS)的图像数据,研究团队搜寻到600多个超致密矮星系,这是迄今最大的超致密矮星系样本,也是首个在星系团尺度完备的超致密矮星系样本。基于该样本,研究人员发现,约有15%的超致密矮星系周边有暗弱的恒星晕,这些特殊的超致密矮星系是这个工作的主要研究对象。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李政道研究所刘成则副研究员介绍:“这是首次基于完备样本对有暗弱恒星晕的超致密矮星系进行形态研究和面亮度轮廓分析,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另一位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光学红外天文研究实验室(NOIRLab)的Eric Peng补充道:“超致密矮星系是星系团考古研究的重要探针。有核矮星系恒星晕被剥离后,其中心的星系核成为超致密矮星系,被剥离掉的恒星弥散在星系团中,成为星系团内光(intracluster light, ICL)的一部分。我们估计,室女星系团中心星系M87的恒星晕中约有30%的恒星质量来自于并合过来的矮星系,这对于理解巨椭圆星系的并合成长历史提供了重要参考。”

        该研究团队将继续使用韦布空间望远镜(JWST)、哈勃空间望远镜等大型观测设备对超致密矮星系进行后续观测,以解开致密恒星系统更多的科学奥秘。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载人航天项目(中国空间站望远镜CSST)以及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3-06650-z


相关文章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65/abad91

 

News and View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3-032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