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6日, 星期四
Tags:

 

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

全国4.5万名优秀研究生

6万名本专科学生

荣获2022-202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人民日报》专版近日刊登了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其中研究生100名、本专科生100名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 

2019级博士研究生 徐坤

作为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入选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获奖学生代表

徐坤 (导师:景益鹏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天文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天文学会奖学金,第八届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等十余项荣誉奖项。聚焦星系形成和宇宙学,首次精确测量小质量端的星系——暗物质晕质量关系,利用星系形状的相关性测量到宇宙重子声学振荡。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Astronomy等国际天文学期刊发表论文10篇。

 

胸中藏宇宙 笔下有苍穹

天问

   秉持一直以来的热爱,徐坤选择了物理学和天文学进行研究。天文学的学习和探索对徐坤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人生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每天嘴上说的都是十亿年和十亿光年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自己的认识很难不受到影响,一些之前看起来重要的事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我一直觉得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科学能告诉我的只是事实,而在这些事实下如何生活,科学无法告诉我,我需要自己选择。”徐坤笑道。

 

耕耘

   博士一年级时,浩如烟海的文献和复杂的科学问题让徐坤陷入了暂时的迷茫。幸运的是,他的导师景益鹏院士很好地指导了徐坤的科研方向,景益鹏院士所给出的课题都和宇宙学的关键问题有关,让徐坤从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徐坤逐渐形成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对多个邻近领域有了基本的认识,最终选择且确定了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

左一为景益鹏院士

   博士期间,在景益鹏院士的指导下,徐坤发展了一套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两类宇宙学星系巡天:光谱巡天和图像巡天,得到了相比传统方法暗10到100倍的星系的统计性质的精确测量,基于测量的优势,对宇宙学和星系形成领域的一些基本关系做了突破性的限制。目前,这一系列成果已陆续发表,对星系形成和宇宙学研究的多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幸运

   科学研究离不开刻苦专研,但也需要一点幸运。回忆起最近在《自然 天文》上发表的一项工作,徐坤表示:“当时听了一个报告,就产生了灵感,老师也很感兴趣,便继续做下去,完成了这个工作。”徐坤和合作者通过测量星系形状的相关性,为重子声学振荡这一重要的宇宙学探针提供了独立的测量,相关结果发表在了《自然 天文》上,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在《自然》类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成果被多家天文学著名网站报道。

徐坤参加英国国家天文会议作报告

   目前,徐坤已经来到了博士学习的最后一年,毕业后他将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粒子宇宙学研究中心开展独立的博士后研究,在天文之路上一直走下去。他曾写过一首诗“杯酒映星河,入肠不肯融。胸中藏宇宙,笔下有苍穹”,他希望自己能如诗中所写一般,含宇宙于胸中,绘苍穹于笔下。

 

天文学前沿与中学物理教育的交融新里程

 

 

      2024年4月17日,我系邀请了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物理教师苏俊,带来一场题为《基于天体物理学的高中物理和天文教育》的精彩报告。报告以3D打印技术为桥梁,围绕引力场可视化、引力透镜的模拟、引力波入门以及中学天文教育四大主题展开。这次交流活动,不仅启发了师生们的科学视野,更是继首届“星苗”天文前沿创新教育论坛后,为我系天文学前沿与基础物理教育的融合创新提供了崭新的思路与实践启示。

 

 

      报告首先聚焦于利用3D打印技术实现引力场的可视化,详细介绍了如何借助3D打印技术,将抽象复杂的引力场概念转化为直观可触的实体模型。这些模型再现了不同天体间引力相互作用的空间分布,使学生能够在亲手操作中感知引力场强度的变化、理解引力场的概念,从而深化对万有引力定律及广义相对论相关理论的理解。其次,利用3D打印技术模拟的引力透镜,生动演示了光线在强引力场中的弯曲现象,可以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引力透镜效应的物理机制,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对天文学前沿课题的认知兴趣。再次,报告人基于普通物理的方法近似解释了引力波,并分析了LIGO数据的主要特征。该方法让学生在不具备广义相对论基础时可以粗略理解引力波,引导学生关注最新的天文观测成果,培养他们的科学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最后,报告人介绍了所在中学的物理和天文教育现状与发展趋势。他强调了在高中阶段开展天文教育的重要性,倡导将天体物理学的前沿知识与高中物理课程紧密结合,打破学科壁垒,实现跨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他提出,应当充分利用校园天文台、数字化教育资源以及各类科普活动,激发学生对天文科学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培养未来天文科学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整场报告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与热烈讨论。报告不仅为高中物理与天文教育的融合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也为提升中学科学教育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跨学科素养的新时代人才指明了方向。未来,我系将继续携手中学教育界,共同推动天文科学知识的普及与教学创新,助力我国天文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2024年3月9-10日,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主办的高红移星系结构形成与演化会议在上海临港顺利举行,来自国内6个单位的30余名学者及学生参加了会议。

 

      作为此次会议的开场报告,北京大学的何子山教授以“Some fun things about galaxies and AGNs I have learned from JWST”为题,对高红移星系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何子山教授提到,高红移处恒星形成率约为30%,比近邻星系的恒星形成率高出10倍。这种高效率的恒星形成是实现有效超新星反馈的关键因素,导致了强大的星系尺度外流,比类星体反馈更为显著。这对金属的输送和银河系内以及宇宙间介质的增丰产生了重要影响。另一方面,JWST让我们看到哈勃序列形成初期的宇宙。在早期宇宙,高红移盘星系比例惊人地高。JWST近年来的惊人发现带来了一系列的重要问题:怎样定量测量高红移星系盘?怎样与近邻星系盘对比?在报告的最后,他讨论了一种被称为Little Red Dot的特殊高红移天体。它们极度紧凑,呈点状,尺寸不大于50 pc,通常没有任何宿主星系的迹象。其特殊的V形光谱能量分布说明它很可能是一个裸露的AGN,也表明大质量黑洞可能由气体在早期直接塌缩形成。

 

 

      上海交通大学的李兆聿教授向与会者汇报了CSST白皮书的星系结构部分的主要内容,并概述了未来CSST巡天关于星系结构研究方面的主要科学目标。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的王鑫研究员做了题为“Dissecting the Baryon Cycle and ISM Properties with JWST NIRISS and NIRSpec Spectroscopy”的报告,深入探讨了JWST对高红移星系的ISM(星际介质)的研究进展。上海天文台的Hassen Yesuf研究员做了题为“Exploring the Interplay of Structure, Metallicity, and Gas Content in Nearby Galaxie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High-z Studies”的报告,介绍了其对近邻星系的结构、金属丰度和气体含量的相关性的研究成果。此外,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与技术大学、上海天文台、上海师范大学的师生也分别介绍了其在高红移星系结构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会议期间,大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涉及AGN、星系环境、结构参数测量等多个方面。通过这次研讨会,与会者不仅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也增进了彼此的了解,进一步促进了国内各单位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载人航天项目、阳阳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以及粒子天体物理与宇宙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