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Tags:

   9月4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天文馆合作交流会在理科楼5号楼506会议室顺利召开。15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围绕科普共建、资源共享、创新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了深入、高效的讨论。会议由天文系副系主任沈俊太教授主持。

   物理与天文学院党委书记梁齐首先致辞。他表示,与上海天文馆结缘于2023年的支部共建活动,对上海天文馆的设计与科技相结合深感震撼。从长远看,上海是中国的科技高地。作为国内顶尖的学科,交大天文与上海天文馆具备天然的地理和资源上的合作优势。

   上海科技馆副馆长、上海天文馆管委会主任刘健表示,上海天文馆自开馆以来,获得社会的高度认可,同时也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瓶颈。本着求贤若渴的态度,希望交大天文能为上海天文馆的专家资源库提供有力支持,从而使天文科普教育达到延伸、发展与共赢。

   随后,天文系系主任张鹏杰教授从学科发展历史、学科布局、人才队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交大天文的情况。上海天文馆展教中心教育研发部副部长徐湮通过建筑之美、展示之新、收藏之特、研究之专等细节,呈现了上海天文馆集美观性、教育性、科技性于一身的一面。

   在后续的讨论环节,与会者就多个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并达成高度共识,如星苗创新教育论坛的合办经验总结与后续开展思路,整合现有的科普论坛打造更加高质量的合作品牌,科研工作与天文前沿的科普推送,科创项目的共同推进,双方人员的进一步交流与资源共享等。

   最后,梁齐书记做总结发言。他肯定了交大天文与上海天文馆在推进合作上做出的共同努力,希望未来通过交大天文学科的高度与上海天文馆在科普工作的广度相配合,共同打造高质量的科普阵地。

   此次合作交流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交大天文学科与上海天文馆的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进一步细化在科普共建、学生实践与就业推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天文科普事业的繁荣发展,为我国乃至全球的天文学科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摄影:邱天 

文字:黄芳

*Please scroll down for the English version.

 

      暗物质晕(暗晕)中存在的星系数量、光度和质量等与星系的形成与演化理论密切相关。在当前学术界达成共识的星系形成理论框架下,银河系质量的暗晕(约1012h-1M)是形成恒星最为高效的场所,拥有最高的恒星-暗晕质量比。大质量暗晕中的星系会由于活动星系核的反馈,遏制星系的进一步增长,在恒星-暗晕质量比上表现为随暗晕质量的下降行为。而在小质量端,由于星风、超新星等反馈机制的作用,小质量暗晕中的恒星形成效率也会快速降低,表现为恒星-暗晕质量比随暗晕质量的减小而下降的行为。如图1左上角小图中的各条虚线所示。


图1:中心星系的恒星-暗晕质量比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和李政道研究所的杨小虎教授课题组结合 DESI LS DR9、SV3和Y1的测光和光谱观测数据,首次获得了不同质量暗晕中星系条件光度函数和条件恒星质量函数在小质量端的精确测量。研究发现,在低红移情况下,相比以往的外推结果,星系条件光度(恒星质量)函数在109 h-2L(h-2M)以下表现出显著的斜率改变。这一结果表明:暗晕中存在大量的小质量卫星星系,它们随着暗晕子结构的吸积进入了暗晕。而进一步的分析则显示:星系条件光度(恒星质量)函数在小质量端的斜率与暗晕子结构质量函数(SHMF)在小质量端的斜率呈现出显著的一致性(如图2虚线)。这一结果暗示了在小质量暗晕中星系的恒星形成效率可能是一个常数,这与当前学术界达成共识的星风、超新星反馈的强烈遏制恒星形成理论存在着显著冲突。

 

图2:红移0.1处的暗晕星系条件光度函数和条件恒星质量函数测量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对星系条件光度函数和条件恒星质量函数的积分就是星系的整体光度函数和恒星质量函数,上述的斜率陡变行为应当在以往的星系观测中有所体现。然而,迄今为止的观测,都没有声称发现过小质量端有如此大斜率的星系光度函数和恒星质量函数。为此,团队针对DESI Y1的光谱完备度、星等极限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发现有两个效应会影响整体测量结果:测光红移误差以及我们观测者处于宇宙的近邻空洞区域。通过修正这两种效应后,团队发现:星系的整体光度函数和恒星质量函数同样在小于109 h-2L(h-2M)处表现出十分显著的斜率改变(见图3中的星号所示结果)。而且,它们的斜率和暗晕质量函数在小质量端的斜率完美相符(图3中的虚线)!由此自洽检验了我们的测量结果。

 

图3:基于DESI Y1数据获得的星系光度函数和恒星质量函数的测量。修正测光红移的影响以及近邻宇宙空洞效应后的光度函数如星号所示

 

      基于这一星系恒星质量函数测量结果和理论上的暗晕质量函数,我们可以利用丰度匹配模型将星系的恒星质量与所在暗晕质量的关系延伸到暗晕质量108 h-1M(见图1中的实线)。我们发现在1010.5 h-1M以下暗晕中,星系的恒星-暗晕质量比呈现出显著的水平趋势。这一行为表明:小质量暗晕中仍然存在高效的恒星形成效率,与经典星风、超新星反馈的强烈遏制效应存在着显著冲突。该结果或许和近期韦伯空间望远镜看到更多的高红移星系有对应的机理,为未来建立完善的星系形成与演化理论提供了一项强有力的观测基准。

      该工作发表于国际天文期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第一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2020级博士生王艺蓉,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和物理与天文学院杨小虎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自然科学基金以及中国载人航天科学工程项目的支持。

论文原文: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d5294

 

 

The conditional luminosity function measurementchallenge the 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eories at low-mass end

 

   The quantification of galaxy number, luminosity and mass distributions within dark matter halos is crucial to constrain 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odels. In the current paradigm of galaxy formation theory, halos with masses comparable to that of the Milky Way (~1012h-1M) are the most efficient locations for star formation, exhibiting the highest stellar-to-halo mass ratio. In more massive halos, galaxy growth is further inhibited by feedback from active galactic nuclei, causing the stellar-to-halo mass ratio to decline as halo mass increases. Conversely, in low-mass halos, star formation efficiency is also markedly reduced by feedback mechanisms such as stellar winds and supernovae, resulting in a lower stellar-to-halo mass ratio as halo mass decreases. This trend is illustrated by the dashed lines in the small inset in Figure 1.

 

Figure 1:The steller-to-halo mass ratio as a function of halo mass for central galaxies

 

   Professor Xiaohu Yang's research team at the Tsung-Dao Lee Institute and 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has recently, for the first time, attained precise measurements of the conditional luminosity function and conditional stellar mass function of galaxies at the very faint/low-mass ends. This was accomplished using photometric and spectroscopic data from DESI LS DR9, SV3, and Y1.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at low redshift, the slope of the conditional luminosity (stellar mass) function of galaxies below 109 h-2L(h-2M) diverges from extrapolations of earlier work with significantly enhanced low mass end slope. This finding points to the existence of numerous low-mass satellite galaxies within dark halos, which were accreted into halos along with substructures.

 

   Further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slope of the conditional luminosity (stellar mass) function at the low-mass end is notably consistent with the slope of the subhalo mass function (SHMF) at the low-mass end, as indicated by the dashed lines in Figure 2. This finding suggests that the star formation efficiency in low-mass halos may be roughly constant, which significantly conflicts with the widely accepted theory that stellar winds and supernova feedback strongly suppress star formation.

 

Figure 2:The conditional luminosity function (upper panels) and conditional stellar mass functions in halos of different masses at redshift z~0.1.

 

   It is important to highlight that the integral of the conditional luminosity function and the conditional stellar mass function of galaxies results in the total luminosity function and stellar mass function. Thus, the pronounced slope change mentioned earlier should have been detected in prior galaxy observations. Yet, so far, no research has indicated such a notable slope variation at the low-mass end within the galaxy luminosity and stellar mass functions.

 

   To explore this, the research team performed an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pectroscopic completeness and magnitude limits of DESI Y1 and discovered two factors that could affect the overall measurement results: photometric redshift errors and the fact that we, as observers, are located in a nearby cosmic void region. After correcting for these two factors, the team observed that the overall luminosity function and stellar mass function of galaxies also undergo a significant slope change below 109 h-2L(h-2M), as denoted by the stars in Figure 3. Furthermore, the slopes of these functions align almost perfectly with the slope of the halo mass function at the low-mass end (as indicated by the dashed lines in Figure 3), thus providing a self-consistent validation of their measurement results.

 

Figure 3:The galaxy luminosity (left panel) and stellar mass (right panel) functions measured from DESI Y1. The ones corrected for the photometric redshift and the local void effects are represented using the dots and stars, respectively.

 

   Utilizing the galaxy stellar mass function measurements and the theoretical dark halo mass function, we can apply the abundance matching method to mode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a galaxy's stellar mass and its host halo mass to halo masses as low as 108 h-1M (as depicted by the solid line in Figure 1). Our findings reveal that for halos with masses under 1010.5 h-1M, the stellar-to-halo mass ratio of galaxies exhibits a significant flattening trend. This trend reveals that efficient star formation continues in low-mass halos, which contrasts sharply with the strong suppression effects anticipated by the traditional stellar wind and supernova feedback theory.

 

   This outcome could be linked to the recent discoveries made by the 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 which identified a large population of high-redshift galaxies, hinting at a comparable underlying process. These results offer a strong observational foundation for upcoming attempts to develop a more thorough and coherent theory of galaxy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This work was published in 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The first author is Yirong Wang, a Ph.D. student from the 2020 cohort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Professor Xiaohu Yang from the Tsung-Dao Lee Institute and the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at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is the corresponding author. The research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the Shanghai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and the China Manned Space Program.

Article Link: https://iopscience.iop.org/article/10.3847/1538-4357/ad5294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上海交通大学共同合作首创了“时光动画”(motion picture)方法,利用不同年龄的造父变星样本直接测量出银盘翘曲的进动方向和速率。基于此,研究团队揭示出当前银河系的暗物质晕形状为接近球形的扁椭球。这一成果以“A slightly oblate dark matter halo revealed by a retrograde precessing Galactic disk warp”为题发表在最新一期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天文》

 

      在近邻宇宙中,大多数的旋涡星系其实都不是一个完美的圆盘,而是在外区呈现出像薯片一样的弯曲状态,天文学家称之为翘曲(warp)。银河系作为一个典型的旋涡星系,也不例外地表现出翘曲特征。通常认为,翘曲的起源是外盘物质的旋转平面偏离了包裹它的暗物质晕的对称平面。这样一个倾斜的转动银盘就像一个旋转的陀螺,必然会受到暗物质晕施加的引力矩而产生进动。然而,翘曲的进动速度这一重要动力学参数,无论是方向和速率的测量都存在巨大的争论,原因是之前的测量都是依赖运动学的间接方法,其使用的示踪天体会因动力学扰动或加热效应而影响其测量的准确度与精度。

 

图1:左图:旋转的陀螺在重力力矩下产生进动;右图:类比陀螺,银盘翘曲在暗物质晕的力矩下“翩翩起舞(进动)”(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侯开元、董占勋制作的艺术想象图)。

 

      这项研究利用Gaia卫星发现的2600颗年轻经典造父变星作为银河系翘曲的示踪天体,并结合LAMOST数据精确测量了这2600颗经典造父变星的距离和年龄,首创了“时光动画”方法,精确描绘了距今2.5亿年间不同年龄切片的银盘三维结构。通过动画“放映”方式,该研究清晰地揭示了银盘翘曲的演化过程,发现翘曲沿着逆太阳旋转方向以约2 km/s/kpc(即每百万年0.12度)的速率进动。进一步的精细测量显示,随着造父变星样本离银心距离的增加,翘曲的进动速率逐渐减小。无论翘曲如何起源,其进动速率和方向都由银河系内盘与暗物质晕共同决定,在扣除银河系内盘贡献之后,研究团队发现,当前包裹翘曲的银河系暗物质晕呈现出略偏离球形的扁椭球形状(椭球等势面长短轴之比q值在0.84到0.96之间),目前只有这一形状才能解释翘曲的剩余进动速率值。该结果为研究银河系暗物质晕的演化提供了重要锚点。

 

图2:不同年龄切片的造父变星构建的银盘三维结构以及翘曲节点线随样本年龄的变化(斜率即为翘曲进动速率)。

 

      该研究得到了两位审稿人的高度评价,一致认为:“‘时光动画’是一项新颖而深具说服力的方法,并首次精确测定出进动的方向和速率”(“the ‘motion picture’ approach to measuring the precession rate is novel and convincing” from Referee #1; “as far as I am awar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the warp is constrained to precess in retrograde direction, and its precession rate is accurately measured” from Referee #2)。

 

      中国科学院大学黄样副教授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刘继峰研究员、北京大学张华伟研究员和上海交通大学沈俊太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北京大学研究生冯齐康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此项研究还包括来自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师范大学和美国圣母大学多家机构的天文学家。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团队主要负责翘曲进动速率的计算与观测结果的理论解释(“contributed to the theoretical computation of the warp precession rate, interpretation of the result and text revision”)。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4-02309-5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和李政道研究所天文研究部将于6月21-23日联合举办2025级研究生招生夏令营。在本次活动中,还将开展国家数理化生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李政道博士生”的选拔,入选学生将享受更多政策优惠和助研津贴,在生活、学业、研究及国际交流等各方面获得丰富资助。

   我们诚邀全国各大高校热爱天文、成绩优异、具备科研潜力的大三学生报名参与,共同探索宇宙奥秘,开启璀璨学术生涯的新篇章!

 

学科简介

 

   数理化、天地生。作为六大基础学科之一,天文学一直引领人类探索着自然科学的边疆。近年来,天文学发展迅速,暗物质、暗能量、引力波、系外行星、高红移星系、极端天体等重大发现纷至沓来,已经多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青睐。2013年国务院《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明确将天文列为重点发展领域,但是我国天文人才非常短缺,急需一流天文单位的培养与支撑。 

   天文学是国家一级学科,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上海交通大学天文学科在2016年教育部排名第四,并于2017年正式成立天文系,之后学科排名稳步上升,在2020年软科排名第三,2022年入选国家一流天文专业建设点,2021-2023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中国学科评级A+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宇宙学、星系形成与演化、星系动力学、银河系结构、致密星与高能天体物理、恒星物理、系外行星、实验室天体物理等。李政道研究所于2016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部是李政道研究所三大研究部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和李政道研究所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部优势互补,合作密切,共同致力于建设国际一流的交大天文研究中心和学术交流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天文学科集聚了一大批治学严谨、学术造诣深厚、科研成果卓著的学科领军人物。在过去的数年中,学科迅速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科研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21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名、国家级青年科技人才计划获得者10余名。相关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主持了科技部973项目、基金委重大项目、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等重大研究课题。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作为国内唯一的所级单位参加了第四代暗能量DESI巡天。天文学团队领导了中国联盟参加PFS巡天,深度参与中国空间站巡天空间望远镜项目,并正在建设位于青海冷湖的4米口径的JUST光谱望远镜,在建一米天语望远镜用于系外行星探测和时域天文。主持了CLAUDS观测项目,主办了The 32nd Texas Symposium on Relativistic Astrophysics、国际天文学会第353号学术大会、BigBOSS项目合作会议、 PFS项目合作会议、Shanghai Assembly on Cosmology and Structure Formation系列会议、Exoplanet系列会议、中国SKA暑期学校等数十次国际会议。

详情请见

https://astro.sjtu.edu.cn/
https://tdli.sjtu.edu.cn/CN/

 

活动安排

 

   本次夏令营活动将以线下活动形式举办。请有意参加的同学,在网上进行报名,通过夏令营选拔委员会初审的同学将收到夏令营入营通知。欢迎具有良好综合素质、扎实数理基础、有意向在物理学和天文学从事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优秀同学加入我们。

 

日程安排

_

日期

活动安排

6月21日

现场注册、

上海天文馆参观 (自愿)  

6月22日

前沿讲座、

师生交流、笔试

6月23日

师生交流、面试

 

报名资格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品德优良,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剽窃他人成果及其他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3、健康状况需符合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招考体检标准;

4、有志于从事物理学或天文学及其相关前沿领域学术研究的优秀本科三年级学生。一般应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在读且前三年成绩专业排名前30%。属于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拔尖班的同学或在研究方面表现特别突出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5、英语水平需达到:CET6≥425或TOEFL≥90或IELTS≥6.0。

 

招生类别和报名方式

招生类别:

 

* 注:李政道研究所仅招收直博生

 

报名方式:

采用网上报名方式,即日起至6月9日24点,请登录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主页进行报名,经过初选后,确定入营学生名单。

报名网址:

https://ga.sjtu.edu.cn/zsgl/xlygl/default.aspx

 

报名材料

 

   学生报名时需在网报系统内上传下述材料电子版,并在入营报到时提交材料纸质版以备核查。网上报名材料应与入营报到时递交的纸质材料一致,材料包括:

1、《上海交通大学夏令营活动申请表》(仅需在报到入营时提交纸质版)

2、本科成绩单(需所在学校或院系的教务部门盖章证明)

3、专业排名证明(需所在学校或院系的教务部门盖章证明)

4、英语六级成绩或TOEFL、IELTS成绩证明(或已发第一作者英文SCI论文首页复印件)

5、个人简历(主要介绍本科期间的科研经历和体会,1000字以内)

6、其它各类获奖证书、发表论文等体现个人综合素质和学术水平的材料

7、如有老师推荐信,可作为附件加入申请材料中

 

   报名参营同学需提供真实有效的报名材料,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证,即刻取消参营资格和优秀营员待遇。

   我们将根据申请者材料,以申请者的教育背景、学业水平、科研能力、综合素质等为主要依据,由夏令营选拔委员会对申请者进行入围资格审查。

 

特别提醒:

1)天文学夏令营报名学生须在备注栏中选择一项填写:“物理与天文学院及李政道研究所”。未填写的学生视为无效报名。

2)夏令营报名阶段所填写的导师、专业及研究方向,仅作参考,不作为获得入营资格的依据。夏令营面试前需要重新填写感兴趣的二级学科方向。

 

优秀营员激励政策

 

   夏令营考核专家组将在夏令营期间组织综合考核,考核内容包括已有学业基础、灵活运用专业基础知识能力、英语水平、科研潜力及综合能力素质等。综合考核为“优秀”的营员,如获得所在学校推荐免试研究生资格,申请我校,并符合我校推免生招生条件,可按“推荐免试”方式预录取为我院2025级直博生或推免硕士,额满为止。

   夏令营优秀学员名单将于夏令营结束后在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及李政道研究所网站公布。培养具体条款以学校、学院和李所后续相关推免生工作通知公告内容为准。

 

夏令营待遇

 

   夏令营活动要求营员全程现场参加 (如本校学期仍未结束,特别优异的营员可经主办方认定批准后线上参与)。夏令营提供所有营员活动期间在沪的食宿,并为外地院校学生报销来沪的往返路费(最高为高铁二等座标准,需凭票据报销)。

 

夏令营联系人

 

天文系

 

黄老师
电话:021-54740040 
email: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王老师

电话:  021-54740040 

email: 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李政道研究所天文部

 

段老师

电话:021-68693117
email: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李政道研究所简介

 

   李政道研究所(以下简称“李所”)是由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建议,经党和国家领导人批示,于2016年11月在上海交通大学成立,对标上世纪二十年代创立量子力学的玻尔研究所,在根本性科学问题的探索方面做出重大突破,逐步在相关前沿研究领域形成“上海学派”,建设成为世界顶级科学研究机构。目前李所已经形成了天文与天体物理、粒子与核物理、量子基础科学三大研究方向,聚集了由一批国内外学术大师领衔的国际化顶尖研究团队(其中国际学者占比40%),吸引了一大批具有科技创新活力的青年才俊。

   2023年教育部启动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全国共启动建设14个中心,其中物理学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全国共有3家,以李政道研究所为核心的上海交大物理学科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是其中之一。

   数理化生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将充分发挥李所拥有的国际化顶尖师资队伍和国际一流大科学装置群的独特软硬件优势,吸引国内外顶尖高校的拔尖本科毕业生加入培养中心“李政道博士生”项目;将大科学研究范式贯穿到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中,同时对标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普林斯顿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博士生培养体系,与国际一流科研机构合作,建设基于深度科研合作的博士生国际联培机制,将博士生培养能力提升到和世界顶级科研机构并肩的水平。

 

注:夏令营更多相关内容,请密切关注:

 

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主页

https://astro.sjtu.edu.cn/

 

李政道研究所主页

https://tdli.sjtu.edu.cn/CN/ 

 

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公众号

 

经过严格选拔和评审

全国4.5万名优秀研究生

6万名本专科学生

荣获2022-2023学年度国家奖学金

 

《人民日报》专版近日刊登了

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

其中研究生100名、本专科生100名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天文系 

2019级博士研究生 徐坤

作为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入选

 

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获奖学生代表

徐坤 (导师:景益鹏院士)

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

天文学专业2019级博士研究生

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天文学会奖学金,第八届上海交通大学学术之星等十余项荣誉奖项。聚焦星系形成和宇宙学,首次精确测量小质量端的星系——暗物质晕质量关系,利用星系形状的相关性测量到宇宙重子声学振荡。以第一作者在Nature Astronomy等国际天文学期刊发表论文10篇。

 

胸中藏宇宙 笔下有苍穹

天问

   秉持一直以来的热爱,徐坤选择了物理学和天文学进行研究。天文学的学习和探索对徐坤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人生观的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如果每天嘴上说的都是十亿年和十亿光年这样的时间和空间尺度,自己的认识很难不受到影响,一些之前看起来重要的事似乎也没那么重要了。我一直觉得认识世界是为了更好的认识自己,科学能告诉我的只是事实,而在这些事实下如何生活,科学无法告诉我,我需要自己选择。”徐坤笑道。

 

耕耘

   博士一年级时,浩如烟海的文献和复杂的科学问题让徐坤陷入了暂时的迷茫。幸运的是,他的导师景益鹏院士很好地指导了徐坤的科研方向,景益鹏院士所给出的课题都和宇宙学的关键问题有关,让徐坤从一开始就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在这个过程中,徐坤逐渐形成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对多个邻近领域有了基本的认识,最终选择且确定了博士期间的研究方向。

左一为景益鹏院士

   博士期间,在景益鹏院士的指导下,徐坤发展了一套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两类宇宙学星系巡天:光谱巡天和图像巡天,得到了相比传统方法暗10到100倍的星系的统计性质的精确测量,基于测量的优势,对宇宙学和星系形成领域的一些基本关系做了突破性的限制。目前,这一系列成果已陆续发表,对星系形成和宇宙学研究的多个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幸运

   科学研究离不开刻苦专研,但也需要一点幸运。回忆起最近在《自然 天文》上发表的一项工作,徐坤表示:“当时听了一个报告,就产生了灵感,老师也很感兴趣,便继续做下去,完成了这个工作。”徐坤和合作者通过测量星系形状的相关性,为重子声学振荡这一重要的宇宙学探针提供了独立的测量,相关结果发表在了《自然 天文》上,这也是上海交通大学天文系在《自然》类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成果被多家天文学著名网站报道。

徐坤参加英国国家天文会议作报告

   目前,徐坤已经来到了博士学习的最后一年,毕业后他将前往宾夕法尼亚大学粒子宇宙学研究中心开展独立的博士后研究,在天文之路上一直走下去。他曾写过一首诗“杯酒映星河,入肠不肯融。胸中藏宇宙,笔下有苍穹”,他希望自己能如诗中所写一般,含宇宙于胸中,绘苍穹于笔下。